香蕉水果种植

  • 炭疽病是香蕉产区的常发病,也是全世界香蕉产区最重要的采后病害,在黄熟果皮上诜出现梅花点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成深褐色块斑,致全果变黑腐烂,果柄发病时,引起蕉指脱落。叶片被害,病斑初期不明显,后期则呈不规则长条形,中央灰色,上生许多小黑点。镅茎...

  • 香蕉脯属于果脯蜜饯类制品,它的加工工艺要根据产品要求及原料理化组织特点考虑。此种蜜饯食品需要成熟香蕉,但成熟香蕉组织软化,不耐煮制,所以技术关键是采用硬化和护色措施,还要合理使用透糖工艺才能得到理想产品。加工技术如下:1、原料处理:用达到食...

  • 据报道台湾有生产香蕉粉,但国内还未出现,恐怕是工艺和设备要求高,得率又低之故。其加工技术如下:1.原料处理:需要充分成熟的香蕉,只有达到食用成熟度的香蕉,其色香味俱全,褐变程度也会减弱。将香蕉剥除果皮后,要进行护色处理。2.护色处理:香蕉可...

  • 香蕉病毒病包括束顶病和花叶心腐病,主要在幼龄期发生。香蕉束顶病表现为植株顶部成束状、分蘖增生、叶上有青筋、大多不能开花结果,俗称为“蕉公”、“虾蕉”。香蕉花叶心腐病表现为叶上不规则黄绿相间的花色条纹或梭形病斑,后期病株顶部叶片扭曲、变褐变黑...

  • 1.李林蕉。又称“牛角蕉”或“树蕉”。本品种大约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从马来西亚引进。株高约250~300厘米,株型较细小,叶片直立而窄长。果穗倾斜,呈不对称,果指细长而尖,呈S型,每串约6~9把果手,果重约10~12公斤。果皮薄、淡黄色、...

  • 1、自然生理后熟。即靠香蕉果实自身的后熟作用,不用人为加入催熟剂即可黄熟的方法。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0℃-30℃),香蕉落梳后装入果箩,每箩25千克左右,然后放入可密闭的房间,堆垛3-5层,约7-10天左右即右黄熟。2、薰香催熟。将落梳的香...

  • 红香蕉(红蕉):儋州市有零星栽培。80年代华南热作研究院有从巴西引种。植株假茎高可达400厘米,叶柄及叶片中脉呈暗红色,果穗较短,果梳数4~6,果最长有18厘米,果实圆饱满。单果重可达300g,株产约10~18kg。果肉蛋黄色,果实风味好,...

  • 病斑多出现于叶缘,与以上两种叶斑病的症状常不易区别。但此病病斑多呈短椭圆形,褐色,斑面轮纹较明显,病斑在叶背上长有暗色霉状物。这三种叶斑病都是真菌性病害,靠风、雨传播,其防治方法如下: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注意不偏施氮肥,但应增施钾肥...

  •  香蕉是需肥较多的高产果树,高产蕉园要及时施好适量优质肥料,以满足香蕉生长发育的需要,夺取优质丰产。 (1)施肥原则:前期营养生长主要施氮肥配合钾肥,少量多次。组培苗在长出15片以前以喷施叶面肥为主,结合簿施更合肥。高温多雨季节应勤施薄施,...

  • 一是保证土壤不能过干或过湿;二是经常检查新植园,死苗、劣变株要及时补种;三是组培苗前期易受蚜虫及其他虫害侵食而感病虫害不宜间种叶菜类、茄科作物,苗高1.2米以前每隔10-20天喷杀蚜虫剂,防止蚜虫传染束顶病或花叶心腐病毒;四是苗期常淋水肥和...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