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水果种植

  • 红佳丽软枣猕猴桃是丹东2013从国外引进的,果实红皮红肉,果个匀称,果面光滑,十分美观。平均单果重15g,糖度18左右。在低于温零下25℃地区,冬季需防寒处理或者采用保护地栽培。...

  • 猕猴桃溃疡病症状猕猴桃溃疡病由丁香假单胞杆菌( Pseudom onas SyringaepV . morsprunorum )引起。为地上部毁灭性细菌病害,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发生过。此病病菌在病枝蔓和病叶上越冬,翌春3~4月份,遇数日低温高湿性气候,日均温10℃左右时发病。病菌经工具、雨水、害虫传...

  • 猕猴桃根结线虫危害症状被害植株的根系上产生圆形或纺锤形根结,即虫瘿,表面光滑较坚硬,初为浅黄色,以后逐渐变褐腐烂。受害植株根系较正常根短,分枝少,地上部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叶小发黄,树势衰弱,结果少、果个小。感病轻的植株地上部不表现任何症状,只是较正常园产量低。线虫浸染根所产生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

  • 猕猴桃藤肿病症状猕猴桃缺硼时常会引发藤肿病,它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土壤含速效硼低于0.2毫克/千克的果园中发病较重,其枝蔓中全硼含量多低于10毫克/千克,而正常的枝蔓中全硼含量应在15毫克/千克以上,平均约23毫克/千克,因此认为藤肿病多是由缺硼引起的。表现在树体主干及主枝上出现上、下两端较细,...

  • 猕猴桃缺铁性黄化病症状缺铁是猕猴桃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在北方偏碱地区果园尤其严重。在碱性或盐碱性土壤中,可溶性的二价铁被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不能被植株吸收,因此表现缺铁严重。特别是在春季植株生长旺盛时,如果小气候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低时不及时灌水,地下水蒸发较快,表土含盐量增加,黄叶病会发生十分严重...

  • 猕猴桃适宜负载量确定方法1、依树龄确定留果标准①3年生幼龄树留果标准:3年生幼龄树,中等肥力条件,每公顷产量一般为3750~6000千克,株产2.5~5千克。按照生产经验,株留果量(两次疏果后定果量)20~35个,这样果实的单个果重可达125~150克。若土壤条件、树势基础和管理水平较高,平均单产可...

  • 猕猴桃花腐病症状猕猴桃花腐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viridiflava)。可经雨水、昆虫、病残体传播,从气孔、伤口入侵,主要危害花和幼果。感病花蕾、萼片症状初期呈现褐色凹陷斑,斑块很快发展,当病菌入侵到芽内部时,花瓣变为橘黄色,开放时呈褐色并开始腐烂,很快脱落。受...

  • 野生猕猴桃多分布于海拔较高的森林中,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人工栽培时,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我国广大的猕猴桃产区,从5月中旬至9月初普遍存在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40℃,对猕猴桃生长和果实发育常造成较大的危害。高温季节如遇上干旱则问题更为严重,甚至出现大面积植株死亡的现象。可以说,夏季高...

  • 环割是指用利刀或环割器切断果树主干或主枝基部皮层(到达韧皮部,不伤木质部)一圈或几圈,环剥是将主干或主枝基部剥去一定宽度的皮层。环割对树体产生的影响比较小、环剥对树体产生的影响更大一点,二者能暂时增加处理以上部位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并使生长素含量下降,从而抑制当年新梢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有利于花...

  • 猕猴桃日灼病症状在夏季,强光、高温、干旱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猕猴桃果实的日灼病。果实受害后,果皮凹陷,形成不规则的红褐色坏死斑,表面粗糙似革质,果实品质下降,风味差,不耐储藏,严重的失去食用价值,易变软腐烂,日灼果容易脱落。所以,夏季预防日灼病的发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防治日灼病的关健措施是遮阳护果,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