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蔬菜种植

  • 所谓平衡施肥技术是根据农作物达到一定产量时所需要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和种植该农作物的土壤中所含有的氮、磷、钾养分可供数量,两者综合平衡之后提出的氮、磷、钾需要量及各养分最佳比例的技术。由于蔬菜养分需求量大,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多等特点,因此在施肥上要掌握蔬菜的营养特性与施肥特点,才能搞好蔬菜施肥工...

  • 丝瓜猝倒病由真菌瓜果腐霉引起,是丝瓜苗期主要病害。丝瓜苗被病菌侵染后,茎基部先出现水渍状病斑,后病斑迅速绕茎一周,变为黄褐色;病部软腐,明显缢缩,病苗往往在子叶凋萎前猝倒。病部表皮极易脱落,维管束缢缩,变成像线一样细。潮湿时,病部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该病病菌分布广泛,在土壤潮湿、连阴雨天多或施用...

  • 炭疽病由真菌葫芦科刺盘孢属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瓜,也能侵染幼苗及瓜蔓。叶片发病,初为淡黄色近圆形小斑点,扩大后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干燥时病中央破裂,常呈穿孔状。严重时,叶上病斑汇合成大斑,使叶片提早干枯死亡。瓜蔓及叶柄发病,病斑呈椭圆形,边缘深褐色,当病斑绕茎或叶柄一周时,则病部以上瓜...

  • 蔓枯病由真菌小双胞腔菌引起,主要为害叶、茎、蔓和果,以为害茎、蔓影响最大。叶面病斑近圆形,有的病斑自叶缘向内发展呈“V”形或半圆形,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轮纹不明显,上面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茎蔓病斑呈梭形或椭圆形,淡褐色,多出现在蔓节部位,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后...

  • 疫病由真菌甜瓜疫霉引起,丝瓜叶、茎、果实均可发病。苗期受害,嫩梢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秃尖状,不倒伏。叶片初呈小圆形或不规则形,扩大后呈圆形,暗绿色,水渍状。湿度大时发生软腐,干燥时呈青白色,容易破裂。成株发病,主要在嫩茎和节部,呈暗绿色水渍状,变软,显著缢缩,患病以上叶片萎蔫,不久全株枯死...

  • 病毒病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及甜瓜花叶病毒(MMV)。苗期受害,子叶变黄枯萎;幼叶上呈现浓淡绿色相间的花叶,成株新叶呈现黄绿相嵌状花叶,病叶小而略有皱缩。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渐变黄枯死。瓜条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斑纹,果面凸凹不平而畸形。重病株茎蔓节间缩短,簇生小叶,不结瓜。黄瓜...

  • 褐斑病半知菌亚门真菌,常与蔓枯、炭疽病菌混生。丝瓜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高湿时病斑出现稀疏灰白色霉,严重时全叶变黄枯死。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病斑上可见银灰色光泽。丝瓜褐斑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从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

  • 白粉病由真菌单丝菌侵染而致。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部和叶柄。先在叶背产生白色粉状圆斑,后在叶正、背两面长出稀疏或浓密的白粉状霉,白粉逐渐变成灰白色,叶片变黄干枯,后期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有些品种白粉不明显,仅在病部产生黄褐色斑块,经保湿48小时,病部产生白霉。丝瓜白粉病发病适温为25℃,相对湿度为7...

  • 霜霉病由真菌古巴假霜霉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初始叶面现浅黄色小斑,后逐渐扩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至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湿度大时病部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有时叶面也有白色菌丝。本病田间症状与白粉病酷似,后者也为害茎蔓与叶片,但初为白色霉点,入秋时白色霉点长...

  • 绵腐病由真菌瓜果腐霉引起的丝瓜绵腐病,在三叶期以前染病症状同猝倒病。果实染病时,初现水渍状斑点,扩展后为黄色或褐色水渍状大病斑,与健部分界明显,后半个或整个果实腐烂,并在外部长出一层茂密的白色絮状菌丝体,一般果实多从脐部或伤口感染。丝瓜绵腐病病菌广泛长期存活于土壤里或病残体上,侵染果实时,靠雨水溅射...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