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粮食种植

  • 选育单位:西南农业大学品种来源:西南农业大学用引进的Ⅱ-32A籼型不育系同自育的恢复系组配。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重庆市中籼迟熟组杂交水稻区试,平均亩产552.92kg,比对照522.25kg增产5.87%。2001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6...

  • 在国家“863”高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重庆各科研单位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有益的遗传资源,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耐高温和高叶绿素含量资源,培育出了能在高温伏旱区实现优质、高产、广适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Q优6号”。据悉,该品种目前已通过重庆...

  • 水稻旱育无盘抛秧技术是采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对水稻种子实行包衣,并进行旱育秧,扯秧后直接进行大田抛秧的一项水稻轻简节本栽培技术。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选准型号。在旱育抛秧上应用,应选择抛秧型“旱育保姆”。二、确定用...

  • 津粳杂2号(粳优1号)是天津市农科院杂粳中心于1997年组配成功的杂粳新组合,该组合于2001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并已于2002年底通过国家审定。该组合在京津冀做春稻种植全生育期165天左右,株高105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80粒左右,实...

  •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是水稻耕作技术的一个新突破,具有轻型便捷、省工、省力、节约耕地用工成本,争取有效季节、增产、增效等特点。为此,省农业厅将该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示范项目在我县实施。自2003年实施该项目以来,我...

  • 一、稻瘟病的主要症状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型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2、叶瘟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由于品种和气象条件不同,叶瘟有四种症状,除褐点型(抗病品种上产生)、白点型(感病品种和嫩叶上产生)外,...

  • 一、发生程度:预计我市水稻主要害虫一代二化螟为中等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可达25万亩以上,其中早栽空闲田在5万亩以上。二、发生时期:灯下见蛾4月11日,发蛾始盛期5/9―12,发蛾高峰期5/20―24;卵孵盛期5/27―5/30,一、二龄幼...

  • 拜耳作物科学在印度推出全新高产水稻品种拜耳作物科学宣布在印度推出全球第一个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杂交稻品种ArizeDhani。这一新品种与常规品种相比能提高产量20%-30%,并且为作物提供强有力保护,使其免受破坏性极强的细菌性叶枯病侵害。“水...

  •  该品种由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开发。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两系早中熟杂交早稻,平均全生育期109.5天,比对照浙733短0.4天。株高85.4厘米,株型适中,耐肥抗倒力较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生长势旺,剑叶较短,荚角较小。抽穗整齐,后期落色好...

  •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锦阳农科所用不育系冈46A与恢复系绵恢725配组而成的中灿迟熟杂交稻组合。(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9天,与对照汕优63同期成熟。该组合株型适中,叶片长大,穗层整齐,后期较色好,株高114.7cm,穗长24....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