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粮食种植

  • 半旱式栽培,是指在水田中,按一定规格,开沟起垄作厢,将水稻栽插在垄埂顶部两侧的水位线或厢面上,沟内灌水,并按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调节水位高低,实行浸润灌的一种新型种稻方法。它是根据农田生态特点,应用自然免耕原理和土壤生物热力学理论,试验研究出的...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此时适逢暴雨、冰雹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病害极易流行。长期灌深水以及偏施、迟施氮肥发病也较重。发病轻的约减产10%...

  • 水稻紫鞘病

    2023-08-17

    症状水稻抽穗后,剑叶叶鞘上产生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到叶鞘的大部分或全叶鞘变为紫褐色,叶鞘外壁尤其明显,有时侵染到内壁或深达茎部,发病重的剑叶提早7-10天枯死。有时扩展到第二至第三叶鞘,但叶片不枯死,湿度大时,病部现白色粉状...

  • 水稻品种--龙盾104品种来源:垦鉴90_31×绥88×22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31天,活动积温2520.9℃,株高90.5cm,穗长16.8,平均每穗113粒,千粒重26.6克,结实率85.75%,分蘖力强,颖色黄,无芒,颖尖秆黄色,叶上...

  • 中9优3190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中9A与中恢3190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新组合。2005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8.2天,比对照浙733早熟0.3天。该品种株型松散,叶片宽、叶姿披,剑叶长,分蘖力较...

  • 1.概述氯在作物体内的含量与磷、硫相似。但有关氯的生理作用有许多不明之处,一般认为氯能够促进作物光合放氧过程中酶的活性,而且,氯参与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的生成,当存在适量的氯时,这些高分子化合物则增加。氯在体内主要存在于茎、叶等处,容易流...

  • 香丝苗2号水稻 是增城市农科所及增城市种子站承担完成广州市科委《优质水稻育种协作组》八五攻关项目中,用矮丝苗早熟株系作父本、高秆香占作母本,经杂交后选育成。属早籼早熟早晚造兼用的优稀高效香软型品种。全生育期早造120天、晚造100天,株高9...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选育出来的华南晚籼杂交稻――博优210属二高一优”农业品种,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获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批准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博优210具有优质、高产、早熟、适应性广、易制...

  •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Ⅱ-32A与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太空超级稻组合具有比其他高产杂交稻明显的根系、分蘖、穗粒优势和增产效果。2004年,我县进...

  • 目前水稻将进入拔节孕穗期,这个时期水稻生长的好坏对后期的粒重和产量影响非常大,在水稻生产水平先进的省份,追施穗肥已经成为夺取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在生产中普遍应用。但在我省水稻生产中,追肥普遍采用一炮轰”的方式,施用穗肥的很少,这...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