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瘤矮病如何防治?水稻瘤矮病用什么药治?
水稻瘤矮病于1976年在广东湛江地区发现,局部县市危害严重,近年在两广陆续有此病危害的报告,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我国广东茂名地区曾大面积发生危害,近年在福建福州以南的一些县零星发生。近期有种植水稻的网友咨询学种菜:水稻瘤矮病有哪些症状?水稻瘤矮病发生原因是什么?水稻瘤矮病如何防治?水稻瘤矮病用什么药能治?以下学种菜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水稻瘤矮病症状 水稻瘤矮病是由电光叶蝉、黑尾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病苗明显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和叶鞘长有淡黄绿色近球形小瘤状突起,有时沿叶脉连成长条,叶尖卷转,个别新叶的一边叶缘灰白坏死,形成2-3个缺刻。病株根细弱,抽穗迟、细小、空粒多。
水稻瘤矮病发生原因 水稻瘤矮病为水稻瘤矮病毒 [Rice gall dwarf Virus (RGDV)]。病毒粒体球状,直径65nm,由单一粒体组分和十二个片段的双链RNA组成。此病可由电光叶蝉、二条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黑尾叶蝉和马来亚黑尾叶蝉以持久性方式传播,也能通过二条黑尾叶蝉的卵传给下一代。国内以电光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为有效介体。二点黑尾叶蝉亦可经卵传播。
水稻瘤矮病防治方法 1)治虫防病,力争将传毒媒介昆虫电光叶蝉、二条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黑尾叶蝉和马来亚黑尾叶蝉消灭在传毒前。杀虫药剂可用25%喹硫磷或40%乐果1000-1500倍稀释液,或菊酯类农药5000倍稀释液喷雾。 2)及早毁除病株,或踩入泥土,或集中烧毁,以防止蔓延。 3)如插后不久发病,还可立即补苗。 4)稻株大胎期用“九二0”纯品50000倍稀释液喷雾,使病株提早抽穗,可减轻为害。 5)每亩用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克;或每亩用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50克;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 + 40%稻温净乳油各50毫升均加水50千克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