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双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学种菜解答: 该病菌生成卵孢子和分生孢子。卵孢子在干枯的病叶组织内,而分生孢子在叶表面形成。病菌以卵孢子和菌丝形态附在叶片上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后,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在夜间形成,白天飞散。泡于从叶片气孔处侵入,经5~10日潜伏期发病,叶表面形成许多分生孢子,成为再侵染源。防治方法。冬季高温多雨或3-4月高温多雨年份常有病害发生。平均气温15℃时,春秋各发生一次病害,尤其在4-5月降雨多时,容易发病。连作、排水不畅、低洼地、阴地等通风不良的地块病害较多。厚播、施肥过多的苗床,由下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病害严重的地块,应停止种植大葱,种子要经过水洗后播种。苗床要稀播,适量施肥。 喷药预防在进入发病季节易清晨结露的天气,要及时喷布1:0.5:300倍的波尔多液(石灰蓝矾水),要注意喷匀叶背和地面,每隔7天左右喷布1次。春栽育苗时,在育苗畦中要注意及时观察病情,喷布百菌清粉剂每亩3公斤,要重点喷地面和叶背。此外,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大葱霜霉病是大葱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大葱的叶片,影响其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枯萎,需及时防治。 大葱霜霉病发病原因是:连作、排水不好、地势低洼、通风不良。防治方法:1.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田块。2.合理轮作。与非葱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3.选择抗病品种。4.适时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药剂选用吡唑醚菌酯+芸苔素内脂复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