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
学种菜解答: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省植保总站:水稻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在我省部分稻区将偏重发生。以稻飞虱、二代二化螟为防治重点的大部分稻区药剂主治时间为7月22日-30日前后;以稻瘟病为防治重点的大部分稻区药剂主治时间为8月上旬中期前后。 稻飞虱 省植保总站预计,7月下旬稻飞虱在皖南、沿江及江淮中、南部稻区一季稻将偏重发生,其它地区偏轻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7月下旬。 植保部门7月13日前后田间调查发现,江淮中部及其以南稻区一季稻大部分田间稻飞虱虫量较高,百丛虫量大多在400头-1000头左右,其中白背飞虱占98%以上,高的已达2000头以上,是近年来同期发生较多的一年。近期随着外地虫源的不断迁入,田间成虫量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当前我省中南部一季中稻大多处于分蘖至拔节期,稻飞虱食料条件好;近期梅雨天气条件亦适宜稻飞虱发生。 稻飞虱防治指标是,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农户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克、或噻嗪酮25克、或噻虫嗪0.5克-1克。 二代二化螟 省植保总站预计,二代二化螟在沿江和江淮南部等混栽区偏重发生,其它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卵孵高峰期在7月22日-27日。 各地田间调查显示,一代二化螟残留虫量一般每亩为750头-1985头,高的为3200头-5041头,是去年同代残虫量的1.5倍-2倍。沿江和江淮南部等混栽区部分县是去年同代的2.5倍-3.5倍。 二代二化螟防治指标是,每亩卵量100块。农户可以选用甲维盐、阿维菌素复配剂,或亩用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份2克,重发区域7天-10天后补治一次。 稻瘟病 省植保总站预计,在我省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沿江和江淮局部稻区感染品种稻瘟病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700万亩。 今年我省水稻种植的感稻瘟病品种如两优6326、新两优6号、扬优6号、国稻8号、丰两优1号和丰两优4号等都有一定种植比例,适宜稻瘟病发生。近期田间调查发现,部分感染品种叶瘟发生较重,病叶率一般为15%-33%,高的达50%以上,部分田块出现急性型病斑,发生程度明显重于近年。另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省仍属梅雨天气,平均气温偏低,降水偏多,适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稻瘟病发生有利。 具体防治指标是,稻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10%,稻穗瘟感病品种破口前3天-5天喷药预防,一周后补治一次。农户亩用有效成份稻瘟灵40克,或春雷霉素2克-3克,或用75%三环唑可湿粉30克,或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6克-12克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