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
学种菜解答: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辣椒病毒病又名辣椒花叶病,近年来无论在北方或南方都日趋严重。由于病毒病的危害,一般甜椒类型减产5—10%,长角椒类型减产10%左右。 症状 以花叶型为主,病株全株叶片褪绿。在叶片上,产生黄绿相间的斑驳或大型黄褐色环斑。幼叶变窄小,叶边缘向上卷曲,深绿色部分突起呈泡状。也有少数病株上部叶片开始出现明脉及褪绿斑点,然后叶脉呈褐色或黑褐色坏死,并沿叶柄扩展至茎杆成环死条斑。早期落叶、落花、落果,重病株严重矮化,叶小而少,株小,久不封垄,最后枯死。果实生长慢,果面出现黄绿相间的花斑或黄色环斑、畸形,易腐生其它杂菌而烂果。田间症状多为复合侵染造成的。 病原 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X病毒。主要为前两种。在辣椒上,CMV和PVX引起系统花叶症状,TMV的不同株系分别引起系统花叶、系统环斑和条斑症状。 侵染循环 CMV寄主范围非常广泛,毒源植物十分普遍。在田间主要靠蚜虫飞迁传毒,主要种类有桃蚜、萝卜蚜和瓜蚜等。种子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不能传播,摩擦传毒也不重要。TMV的主要初侵染源是土壤中的病残体,而带毒种子和卷烟或旱烟不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在田间主要通过田间操作接触传播。PVX主要毒源是马铃薯,主要靠摩擦传播,不能通过蚜虫传毒,种子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也不能传播。 防治方法 辣椒病毒病发生及轻重与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品种抗病性有密切关系。栽植适龄壮苗,合理密植,早期防蚜等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辣椒病毒病。 1、辣椒定植后的生长情况与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在北方,如果采用风障、薄膜覆盖等提高地温和保湿防风的措施,秧苗健壮,抗病力增强。早春辣椒定植时,用塑料小棚短期覆盖25—30天,覆盖期间放风可逐渐由小到大,最高温度控制在25—27℃,经大放风几天后再揭膜,可使辣椒不发病或发病轻。而不覆盖的辣椒要采用设立风障或地膜覆盖等办法来提高地温。如果早期环境条件不利于辣椒秧苗的生长,则病毒病加重。 2、定植健壮、适龄的幼苗比弱苗、老龄苗生长好,病毒病轻。 3、选用抗病品种,或利用杂种一代。 4、田间管理。有机肥缺乏,施肥氮素化肥过多,中耕粗放不及时,使植株不能正常生长,降低了抗病性。 5、轮作。重茬地发病重,轮作发病轻。辣椒病毒病的发生还与邻茬有关,辣椒地块的邻茬为番茄则发病重 6、蚜虫是传播辣椒病毒病的媒介,蚜虫眼生最大,病毒病发生严重。防治蚜虫不及时就导致发病严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