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花卉种植

  • 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凤仙花茎基部有时会出现水渍状黄褐色至红褐色腐烂,病部分布着明显的白色绢状丝,并有油菜籽大小、白色至棕褐色的菌核,发生这种现象说明凤仙花得了白绢病。受自绢病侵染的植株常突然枯死。凤仙花白绢病的病原是小核菌属的一种。这种病...

  • 用播种繁殖。3―9月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移栽不择时间。生长期在4―9月份,种子播入盆中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即发芽长叶。长到8cm左右时,每盆保留1―3株。长到20―30厘米时摘心,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株形丰...

  • 【别名】风仙花褐斑病。八仙花叶斑病为八仙花上常见病害之一。【分布】四川、河南、广东、台湾、吉林、上海、浙江、湖南等地。【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展成圆形、近圆形,直径2~5毫米,最大可达15毫米左右。...

  • 凤仙花茎腐病又名凤仙花白绢病。【病原】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小菌核菌属。【症状】受害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后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层。后期在茎基皮层腐烂处可见了油菜粒大小的菌核。...

  • 芋双线天蛾又名凤仙花天蛾。分布在华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台湾等地区。幼虫危害凤仙花、水芋、葡萄、长春花、地锦、鸡冠花、三色堇、大丽花等多种花卉。[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0毫米,褐绿色。胸部背线灰褐色明显易见。前翅灰褐色,翅面有数条灰褐...

  • 凤仙花叶片上产生病斑,多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由于病原菌的不同,病班也各不相同。(1)凤仙花褐斑病:这种病害多在8~9月间发生。病原是尾抱属的一种真菌,可借助风雨传播。凤仙花受到侵染后,叶片上产生圆形、近圆形的病斑,直径2~5毫米,开始时呈褐...

  • 别名指甲花、季季草、急性子科属凤仙花科风仙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150cm。花期6-8月,花单朵或数朵簇生于上部叶腋,或呈总状花序状;萼片3枚,一片具后伸之距;花瓣5,左右对称。蒴果尖卵形,种子褐色,广椭圆形至球形,果熟期7-9月。...

  • 牯岭凤仙花

    2022-11-15

    风仙花科ImpatiensdavidiiFranch.别名:野凤仙、胭脂凤仙一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茎细瘦,直立,分枝。叶互生,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圆齿,齿端有小尖。花腋生,小上部有2枚对生的苞片;...

  • 防治凤仙花白粉病:一、加强土肥水管理,栽植不宜过密,植株间应充分通风透光。苗床要施足钙、钾等底肥。移栽后要加强水肥管理,适时追肥,以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开花期结束后,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翌年侵染来源。二、发病期间用15%粉...

  • 新几内亚凤仙于1884年被西方植物学家发现,1972年有了第一个商用品种,自此之后,便在西方园林绿化中广为应用。新几内亚凤仙喜半阳环境,多以吊篮或盆花的形式栽培,但也被用于组合盆栽。下面向大家介绍新几内亚凤仙的花期调控。使用生长调节剂在新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