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盾蚧
桑白盾蚧危害枝面为虫壳所覆盖,可使植株生长势衰弱,并能诱发煤污病和膏药 H绾畏乐紊0锥茯?花苗调运时,加强植物检疫,以防蚧虫随苗进入栽培区。 什么是桑白盾蚧?它有什么危害? 桑白盾蚧又名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国内均有分布。该虫寄主甚广,能为害桂花、茶花、无花果、碧桃、桑、丁香、油桐、梧桐、红叶李等多种观赏植物。一般以各种虫态丛集寄生于枝干,吸汁为害。由于它的为害,枝面为虫壳所覆盖,可使植株生长势衰弱,并能诱发煤污病和膏药病。 怎样识别桑白盾蚧? 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识别桑白盾蚧:雌介壳,圆形,突起,直径为2~2.5毫米,黄色、白色或灰白色。壳点两个,偏于一边,第一壳点淡黄色,第二壳点红棕或橘黄色。雌成虫,倒梨形,长约1.3毫米,黄色或橘红色,后端带红褐色。雄介壳,细长,长约1毫米,白色,有三条纵脊,壳点黄色,伸出介壳外。雄成虫体长约0.7毫米,翅展约1.3毫米,体色橙黄,翅灰白色,透明。卵,长椭圆形,长约0.25毫米,橘红色。 桑白盾蚧有什么发生规律? 桑白盾蚧在华北和西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越冬雌成虫在翌年4月下旬开始产第一代卵,卵产于介壳下,平均产卵百粒左右,卵期约15天。5月中旬若虫开始孵化,5月下旬~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成群固定在母体附近枝条上刺吸为害,并分泌蜡质物,逐渐形成介壳,一般以2~3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6月中旬出现雄成虫羽化,与雌成虫交配后死亡。 7月中旬雌成虫产第二代卵,7月底第二代若虫孵化。9月中旬第二代雄虫交尾后死亡,雌成虫受精后在枝干上越冬。感染很久的植物上雄虫较多,由于介壳大量积聚,如一层白棉絮。上海、武汉和南昌地区一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5月中旬为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上海地区视海桐初花期为防治该蚧适期。 如何防治桑白盾蚧? (1)花苗调运时,加强植物检疫,以防蚧虫随苗进入栽培区。 (2)消灭虫源结合冬季整枝,修剪被害严重的有虫枝条,并烧毁处理,消灭虫源。 (3)发生量不大时,可人工刷除枝条上的蚧虫集中处理。 (4)药剂防治花木发芽前喷施石硫合剂50倍液,或20号石油乳剂或5%柴油乳剂防治越冬虫体,若虫孵化盛期喷施40%速扑杀(速蚧克)乳剂2000倍液,或蚧螨灵150倍液防治。若虫孵化期,可喷洒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在冬季用机油乳剂10倍液涂刷在虫枝上防治效果较好。 (5)保护和利用红点唇瓢虫、寄生蜂等天敌昆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