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黑斑病
菊花黑斑病又称褐斑 呖莶 7⒉〕跗谝镀鱿只坪稚〉悖栋咴残位蚪残危ǔV本?~8毫米;如何防治菊花黑斑病?对抗病差、观赏价值较低的品种,尽早淘汰。 菊花发生黑斑病时,有哪些表现? 菊花黑斑病又称褐斑病、斑枯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褐色小点,叶斑圆形或近圆形,通常直径5~8毫米,褐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分界明晰,斑外常现黄晕,斑面散生小黑点粒。病害首先发生在茎基部的老叶上,随后逐步向上扩展,病斑连合成斑块,致叶片先变黄而后逐渐扩展成不规则黑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心发灰,并有小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皱缩,病斑连片,叶片变黑干枯下垂。最终于枯脱落,只有顶部几张叶片无病。 菊花黑斑病的病原菌有哪些特性? 病原菌为菊壳针孢菌(Septoria chrysanthemella),属半知菌亚门、腔胞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该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顶部有孔口,直径70~136μm,褐色至黑色;分生孢子梗短,不明显;分生孢子细长,丝状、无色,有隔膜4~9个,大小(36~65)μm×;(1.5~2.5)μm。病菌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4~28℃。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当气温适宜时病菌借助风雨传播危害。病害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如何防治菊花黑斑病? (1)及时清除病株、病叶,消灭侵染源。种植后淘汰的植株要及时拔除销毁,减少来年的侵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地段种植菊花。避免连作。盆栽的土要每年更换。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的配比,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种植不要过密,使植物有充分的通风透光条件。 (3)对抗病差、观赏价值较低的品种,尽早淘汰。 (4)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施1:1:100波尔多液以预防侵染。发病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80%故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药剂交替使用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