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鉴赏术语(下篇)
兰花鉴赏术语(下篇)
花型欣赏 (一)梅瓣 :外三瓣短圆、质厚、对称。形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头且抱紧,唇瓣舒展、坚挺而不后卷。宋梅为梅瓣中的典型。(二)荷瓣 :外三瓣肥厚、宽润,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捧瓣不起兜,似微开蚌壳,唇瓣阔大,前挺后卷都有。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属大型荷瓣花,环球荷鼎属中型荷瓣花,盖荷属小型荷瓣花。同荷和盖荷为荷瓣的典型。
(三)水仙瓣 :外三瓣比梅瓣长,且瓣端稍尖,捧瓣有深兜或轻兜,唇瓣下垂或后卷,以汪字逸品为代表。 水仙瓣变种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梅型水仙特征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长,主、副瓣收根紧,主瓣尤其明显。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为梅型水仙。 荷型水仙特征是:外三瓣较阔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龙字、水仙大富贵为荷型水仙。
兰花鉴赏术语(下篇)
(四)奇瓣 :凡外副瓣下幅部位和捧瓣演变成唇瓣形,或花瓣多瓣、缺瓣,或多唇瓣均称奇瓣: 1.蝴蝶瓣 分外蝴里蝴两类。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处,称全蝴。两副瓣后翻的全蝴称飞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种,如五彩蝴蝶,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细狭或断续唇瓣化称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狭长的半蝴称为草蝴,半蝴与草蝴观赏性不很强,极少留种。 两捧瓣唇化的奇瓣称里蝴,也称蕊蝶。历史上蕊蝶不被重视,因此,留种较少。近来国内较重视蕊蝶品种的发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发现,特别是舟山地区近年发现了大量蕊蝶。从欣赏角度而言,外蝴应高于里蝴。 2.多瓣 花瓣(包括唇瓣)数量超过六瓣,达到七瓣、八瓣甚至几十瓣,统称为多瓣。例如绿云,余蝴蝶等,此类花瓣数量一年一个样,无确定的花型。但外瓣瓣型保持不变,如绿云为荷型,余蝴蝶是竹叶型。多瓣新花大都不稳定,极易变样,因此,除多瓣老种外,一般较少留新种。近年来发现菊瓣多瓣型,牡丹型多瓣型如千岛之花、多朵蝶等,花瓣如菊花一层一层往上生长,花瓣比传统多瓣花更多。此类花引起了国内外兰友的重视。 3.多唇 外三瓣与捧瓣数量齐全,唇瓣有两瓣以上,称为多唇或多舌。此类花因不稳定,而且形态也不端正、不雅观,很少留种。
兰花鉴赏术语(下篇)
花色欣赏 (一)素瓣 凡唇瓣上不带色块的都为素心瓣。由于兰花的色素大都集中在唇瓣上,因此,一般唇瓣无色块,外三瓣及捧瓣都不会有色块。传统素瓣外三瓣,捧瓣为绿色,唇瓣为白色。与此相对应,一般兰花唇瓣因为带红色或紫色,故称晕花。 按唇瓣色泽可分为绿胎素,白胎素,黄胎素,桃腮素(舌根两侧有红晕),刺毛素(舌苔上隐约有细微红色)。素心瓣苔色以绿色为贵。近来关于素花瓣的含义又有拓展,凡舌与花的颜色一致,均称为素心瓣,如黄花素,红花素、紫花素。此类花四川、云贵、两湖均有发现,而江浙一带较少发现。 按外三瓣和捧瓣,又可分为梅型素,如蔡梅素。荷型素,如杨氏荷素,文团素。蝴蝶素,如杨氏素蝶。竹叶素,如寅谷素,天童素。至于一般草素,因为瓣狭如鸡爪,不被列入细花之列。(二)复色瓣 1、爪花 有绿底金爪(黄爪)、绿底银爪(白爪)和白底绿爪、黄底绿爪几种。由于兰叶起爪,相应的花也起爪。如金边玉衣,曙光等。 2、缟花 花瓣有不规则的黄、白线条,由于兰叶出缟纹,相应花中也出现了缟纹,如五彩皇冠。 3、覆轮花 花瓣边缘镶白色或黄色,称覆轮花,由于叶子出现覆轮,有时对应花也出现覆轮,如金边玉衣。 4、斑花 花瓣上有不规则的黄斑、白斑出现。,由于兰叶上出现斑纹,有时相应花也出现斑纹,但此类现象较少出现。
兰花鉴赏术语(下篇)
叶型欣赏 1、立叶:叶脉硬朗,叶质较厚,叶直立。立叶草往往叶面细,滋润,如汪字、环球荷鼎。 2、半立叶:叶从假鳞茎出土后向斜上方向生长。如龙字。 3、半垂叶:叶型半垂,大多数兰花都为半垂叶。 4、垂叶:叶呈镰刀型,叶尖下垂至假鳞茎。如大富贵等。 5、调羹叶:叶短阔,头圆,脚收根,叶如调羹。 6、扭叶:叶面旋卷,或扭曲。如绿云。 7、燕尾叶:叶片尖端分叉,如燕子尾巴。春兰中偶有发现。 8、水晶叶:叶片中有水晶体出现。 9、龙叶:叶面凹凸不平,叶子扭曲,大多出现在墨兰中。兰花鉴赏术语(下篇)
叶艺欣赏 兰花叶片上的白色或黄色条纹和斑兰,港台地区称之为叶艺,八十年代来,受到兰界的重视。花艺只能欣赏半月,叶艺能欣赏全年。 1、爪:叶尖端边缘有白色或黄色的称“爪”。爪有深爪、浅爪之分 2、覆轮:整片叶子边缘都镶有白色或黄色边线称为覆轮。 3、缟:叶片中部有白色或黄色条纹的称为“缟”。如叶片中部有一条白或黄线条,则称之为“中缟”。 4、斑:叶片中有不规则的斑纹,称为“斑”。有“绯斑”、“中斑”、切斑”等,条纹集中出现在叶的基部或下半部称为“晃”。另外,叶片上有白色或黄色细点的称为“锦沙”。
兰花鉴赏术语(上篇):→ |